《博物问津》“内容+科技赋能”实现更多创新

思念满满2024-06-18  128

导读: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、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文艺频道联合制作的大型文博类探索节目《博物问津》,在天津卫视开播后引发关注。从旷世珍宝西周太保鼎,到北宋画家范宽的《雪景寒林图》,再到世界上最早的一幅龙舟竞渡实景图《金明池争标图》,节目回溯千年,剖析中…

《博物问津》“内容+科技赋能”实现更多创新

  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、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文艺频道联合制作的大型文博类探索节目《博物问津》,在天津卫视开播后引发关注。从旷世珍宝西周太保鼎,到北宋画家范宽的《雪景寒林图》,再到世界上最早的一幅龙舟竞渡实景图《金明池争标图》,节目回溯千年,剖析中华文化传承千载的密码,带观众一起触摸“天津文脉”。该节目总导演王一涵接受记者采访时,讲述了在节目拍摄过程中的感悟。

  回顾这次历时一年的拍摄,总导演王一涵颇为感慨。她说:“对于我们这支年轻的队伍来讲,这次拍摄经历是一次挑战,也是一次磨练。”她介绍,2023年7月,海河传媒中心文艺频道成立《博物问津》栏目的专项导演团队,对天津博物馆、天后宫、独乐寺、广东会馆、泥人张美术馆、李叔同故居纪念馆、梁启超纪念馆、天津杨柳青画社、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九大天津人文历史场馆和代表性文物,进行细致地实地调研和资料考证,“经过多次专家集中论证后,最终选取了天津13处代表性文物及历史建筑,进行影视艺术化创作。之后,我们在天气最冷的时候开始拍摄。摄制组参与人员近千人,克服了重重困难,我们的团队经历了一次次的考验。”节目播出后好评不断,看到这档节目受到观众喜爱,王一涵感到很欣慰。

  创新,是这档节目的特色。为了顺应多屏时代的传播特征与节奏,节目组以“微结构”诠释文物背后丰富的中华文化。在每集不到20分钟的篇幅中,创新设计了“人文实景走访+文化访谈+XR沉浸式影视呈现”的多元叙事模式,进行物、人、文、史的综合性呈现。“如何创新,是我们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每一期节目的‘活起来’部分都有巧思,都是原创节目,体现了我们团队的综合实力。”王一涵说。

  在内容为王的同时,大科技时代的到来,电视文艺节目飞速发展。王一涵直言,自己一直在不断学习,“我在《博物问津》节目的创作初期就想,能不能做一个内容+科技赋能的节目。这样做,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天津广播电视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压力很大。经过反复思考,我下定决心接受挑战,年轻导演要勇于尝试、敢于挑战,不能等。”在拍摄过程中,王一涵深深感受到“细节决定成败”。她说:“比如《天后宫》这期节目,从剧情到演员的服装,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。荷花的配色、一瓣荷花的头饰设计、妈祖衣服的颜色等。包括《雪景寒林图》‘活起来’的部分,我们自己创作剧情化的XR+绿棚场景结合的演绎。拍摄过程中遇到太多的困难,我们几个主创有时候每天就睡三四个小时,但我们坚持下来了。这次拍摄,我和我的团队都得到了成长。”

本文来自“中青网娱乐资讯”,版权归原网站所有,点击阅读原文

展开全文

为您推荐

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5ichongqing.com/read-25130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重庆生活网(本网)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    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重庆生活网(本网)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,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.

相关阅读

最新回复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