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隶为什么叫八分 具体原因分析

亦柏2022-11-16  374

导读:隶书,又称为“史书”、“佐书”或“八分”。是继篆书而兴起的一种书体。它源于战国,孕育于秦代,形成于西汉,盛行于东汉。它由篆书省易、简化、演变而成,风格多样,历史悠久,既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,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。八分书这个名称很好的解释了隶书…

汉隶为什么叫八分 具体原因分析

隶书,又称为“史书”、“佐书”或“八分”。是继篆书而兴起的一种书体。它源于战国,孕育于秦代,形成于西汉,盛行于东汉。它由篆书省易、简化、演变而成,风格多样,历史悠久,既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,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。

八分书这个名称很好的解释了隶书的演变,由原来篆书的勾纡回曲、抱成一团,逐步变为“八”向分布,八种分散独立的笔画了。也就因此产生了八种笔法(这里的八不是说就八个,八是古人喜欢用的数字,不必拘泥),后代的人不过拿“永”字作代表来说明而已。

一般人们都会觉得篆书最难,写篆书很神妙,更高古,而隶书和楷书就简单多了。其实不然,篆书的难难在结体离我们现在的汉字太远,一般人不认识。但是篆书的笔法相对简单,只要“一法”就够了,而楷书、汉隶、八分书却要“八法”了。

学过书法的都会有过一种感觉,笔画越少的字越难写好、越难布局。而篆书相对笔画繁,反而容易结构布置。不过外行看热闹,觉得篆书“神秘”,写篆书的人学问比写楷书和隶书的人高一级。

写篆书时笔法要“中锋圆转”,到了隶书就出现了折笔硬转,同样的篆书的那种“裹锋”“均停如一”的圆笔线条,变成了“铺锋”和粗细变化、有芒有角的方笔线条。因此,“永字八法”其实还关乎着我们汉字的变革,来自于八分书。

隶书分为墨迹和石刻两大类:墨迹就是用毛笔直接书写在竹简上,石刻就是书写在石头上再由工匠按字迹凿刻,又分为碑刻和摩崖(天然的山体)。

竹简容易腐烂,所以保存至今的隶书墨迹并不多见,最有名的要数凉州汉简(甘肃凉州西汉墓出土),统称武威汉简。竹简上的字迹清晰可见,是当时人们日常书写的隶书字体。

汉代有立碑的风气,所以有大量的碑刻留存于世,也正因为此我们今人才能一睹隶书的风貌。立碑在古代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,都是请名家写文,再请书法大家成书,最后再由能工巧匠凿刻,这些保留下来的碑刻是我们今人学习隶书的宝贵资料。

展开全文

为您推荐

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5ichongqing.com/read-12507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重庆生活网(本网)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    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重庆生活网(本网)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,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.


相关阅读

最新回复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