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母戊鼎在哪出土的 在哪个博物馆收藏

亦柏2022-11-07  391

导读:司母戊方鼎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所铸,在武官村区域被发现,武官村区域是殷墟遗址重点保护区,曾发掘出上千座墓葬,其中十多座是王公大墓,1939年被首次发掘后当地人担心被日军发现,又重新埋回地下,直到1946年被重新挖出送往南京保存,1959年运…

司母戊方鼎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所铸,在武官村区域被发现,武官村区域是殷墟遗址重点保护区,曾发掘出上千座墓葬,其中十多座是王公大墓,1939年被首次发掘后当地人担心被日军发现,又重新埋回地下,直到1946年被重新挖出送往南京保存,1959年运往北京藏于国家博物馆。

司母戊鼎在哪出土的 在哪个博物馆收藏

此鼎器形庞大浑厚,其腹部铸有“司母戊”3字,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。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,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,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,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,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。

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.77%,锡11.64%,铅27.9%,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。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。

司母戊鼎立耳,方腹,四足中空,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,其余各处皆有纹饰。

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,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,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,四面交接处,则饰以扉棱,扉棱之上为牛首,下为饕餮,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,虎口相对,中含人头,耳侧以鱼纹为饰,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,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。

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,其造型、纹饰、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,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。

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,他认为“司母戊”即为“祭祀母亲戊”。郭沫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,便一锤定音,称其为“司母戊鼎”。多位训诂学家引经据典附之,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。

然而,后有多位学者提出,“司”字应作“后”字解。因为在古文字中,司、后是同一个字,而古代的“后”专指皇后,因此“后母戊”的“后”与“皇天后土”中的“后”同义,这国宝青铜器应改名为“后母戊鼎”。

这些学者在文博界也拥有自己的权威和话语权,于是文博史上奇特又无可奈何的事出现了,权威的三大博物馆——中国国家博物馆、殷墟博物馆、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展示同一件青铜大鼎(后两者展示其复制品)时,出现了不同的称谓。

展开全文

为您推荐

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5ichongqing.com/read-11523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重庆生活网(本网)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    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重庆生活网(本网)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,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.


相关阅读

最新回复(0)